对外文化援助:为“负责任大国”形象增辉
2015/03/30

  对外文化援助不失为展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国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等多家机构在对外文化援助上积极探索,在方式、技巧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

  设备援助

  为推动驻在国文化事业发展,丰富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近几年,中国文化部多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小额文化援助,内容多为与文化艺术有关的设备、器材等。例如,2014年初,文化部对也门提供一笔小额文化援助,用于提高也门青少年的音乐教育水平。之前则向卢旺达、埃塞俄比亚、越南等国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供过小额文化援助。

  赠送图书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使馆共同的善举。2013年,中国驻新西兰使馆文化处向惠灵顿图书馆捐赠了一批精美书籍,希望更多新西兰民众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乐趣,走近中国、了解中国、喜爱中国。同年7月,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向塞内加尔桑戈尔文化中心以及恩迪亚尔中塞友谊学校分别捐赠了一批办公设备以及介绍中国文化、地理、经济等各个领域的30多种图书和DVD光盘等。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向扎巴市图书馆捐赠200册中文图书及音像资料,陈列于该图书馆的“跨文化专区”供读者阅览。该中心还向马耳他教育就业部和桑塔露琪亚市分别捐赠过图书和音像资料。

  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曾收到一封由首尔市市长朴元淳亲笔签名的感谢信。起因是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向韩国各市立、区立图书馆约30家图书馆捐赠中文书籍千余册、影像光碟百余种,在当地产生了积极影响。朴元淳在信中说,首尔中国文化中心的赠书行为为首尔市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希望文化中心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首尔图书馆,加强双方在公共信息服务领域的合作。

  人员援助

  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增强,不少国家的民众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喜爱和热情,为了满足国外民众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的需求,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把教学培训作为中心的四大职能之一,因地制宜地开设汉语、书法、手工艺、武术等多种主题的免费培训班,并从国内聘请德才兼备的老师,前往驻在国授课。

  汉语教学是中国对外人员援助的一大着力点。目前,美、英、法、日、韩等48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孔子学院为100多个国家培训汉语教师20万人,向170个国家配送教材3000万册。

  除了提供充沛的教师资源,一批具有杰出专长的中国文化志愿者也活跃在世界各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与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文化志愿者计划”项目就是一例。被录用的志愿者均是在文化领域具有较高水准的专家,如书法、美术、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民间文艺等。已有多位文化志愿者通过该项目赴厄瓜多尔、德国、毛里求斯、佛得角、法国、越南等国开展志愿活动,免费传授舞蹈、中医、书画装裱等技艺。

  技术援助

  为缅甸承办第27届东南亚运动会开闭幕式提供技术支持的合作项目,是中国首个大型对外文化软援助项目。历经8个月心血、智慧和汗水的无私倾注,在2013年12月11日举行的第27届东南亚运动会开幕式上,中国技术团队与8000多名缅甸演职人员精诚合作,用中国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完美诠释了缅甸传统文化特色和东南亚国家风貌。

  此次运动会开闭幕式所使用的先进舞台灯光设备和新型建筑材料,全部来自中国;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所启用的高空威亚、视听特效、数字投影、焰火特效、实景搭建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也都是中国技术团队智慧的结晶。

  开闭幕式盛况给缅甸乃至东南亚人民带来巨大震撼,赢得各方盛赞。缅甸总统、副总统等领导人对开闭幕式大加赞赏。缅甸政府官员认为,本届开闭幕式演出效果之好远远超出缅方预期,无论技术水准还是艺术水平都是东南亚运动会有史以来最精彩的。民调显示,缅甸百姓对开幕式满意度达到99%,东南亚各国政要也给予开闭幕式高度评价。

  援建文化场馆

  2014年7月,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显示,2010年至2012年,中国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援建文化场所、体育场馆、办公会议设施等公共设施项目86个,为丰富当地民众文化体育生活、改善所在国政府办公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发挥了促进作用。例如,中国为斯里兰卡维修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使这一40年前中方援建的项目焕然一新。中国为加蓬援建的4万人座体育场,2012年成功承办了第28届非洲杯足球赛决赛和闭幕式。在塞内加尔援建的国家大剧院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目前非洲规模最大的剧院之一。

  考古、修缮援助

  共同维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中国在考古和修缮遗迹援助上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赴乌兹别克斯坦发掘、中国文物研究所赴柬埔寨吴哥窟文物保护、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赴蒙古国发掘、陕西省文物局赴蒙古国博格达汗宫保护维修、与肯尼亚合作考古研究、四川省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赴越南发掘、吉林大学赴俄罗斯发掘等赴国外考古修缮项目等。

  中国国家文物局与肯尼亚国家遗产国务部签署中肯合作考古协议,对肯尼亚沿海一带的“郑和遗迹”进行联合考古研究,是中国与非洲国家首次签署合作考古协议。几年内,两国考古专家进行了多次陆上、水下考古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国政府正式参与吴哥窟的保护和修复始于2000年。作为当时唯一参与拯救吴哥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此投入了上千万元的经费。中国的文物保护专家在当地进行了长时间考察,选定周萨神庙作为修复对象。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复过程中,中国为柬埔寨培养了一支技艺娴熟的古迹修复队伍,中国专家由最初的十几人减少到后期的4人,文物古迹修复援助实现了由给予到自力更生的可喜转化。

  中国援助吴哥窟保护修复工作受到柬埔寨政府和有关国际机构的好评。之后,中国政府又确认援助修复茶胶寺。